摊派销售任务、强迫全员带货冲业绩、卖不出去或被扣钱近来,薅员工羊毛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强迫员工从事本职工作以外劳动的做法,成为一些行业和企业的潜规则。对此,专业人士认为,类似做法违反了劳动法规定,员工有权拒绝。
全体员工必须参与社群销售,考核标准为人均保底两单且订单金额需在千元以上;强制要求员工购买产品刷单冲业绩,任务完不成需加班,多次未完成将被罚款近日,某电器零售商城被曝强制全员营销,引发舆论关于劳动权益保障的热议。记者采访了解到,用人单位此类薅员工羊毛的情况,在一些行业和企业普遍存在,且形式层出不穷。
面对用人单位的不合理要求,不少劳动者虽十分反感,但考虑到职业发展,只得忍气吞声,完成这份分外的硬性任务。人事部门也被摊派销售任务赵琪于2018年进入某保健品销售公司人事部门工作。同年5月中旬,赵琪在部门工作群收到一则通知,要求部门工作人员于5月底前,至少完成一套价值888元的保健产品销售任务,若完不成,则需自行购买,费用从工资中扣除。
同事告诉赵琪,这在公司是常规操作,基本每年都有任务。由于刚入职没多久,赵琪只得妥协,她厚着脸皮问遍了身边的亲戚朋友,才得以完成任务。行政人员为什么要做销售的活儿?说起卖货,赵琪很是气愤。
为此,她于今年初向公司提出离职。强制非销售员工营销公司产品,这一现象在银行、保险、房地产等行业企业较为常见。去年9月,一家房地产企业被曝强制要求全员卖房:普通员工每人须卖1套,经理及总监每人2套,总监以上每人4套,副总裁每人6套。今年1月15日前,任务完不成者将被裁掉。
员工可以选择辞职或将卖不出去的房买下来。对此,该公司称,全员营销在房企通行已久,公司此举只是号召员工积极推荐产品和项目。记者从知乎、微博等社交平台了解到,强制全员卖货形式五花八门,一些用人单位要求员工的微信头像改为营销海报,微信名称得是公司名加个人名及联系方式,强制员工在朋友圈发营销信息、打开朋友圈权限,安排专人对员工发布的宣传信息进行统计,并将其计入考核。
一位曾被公司要求卖酒水的员工向记者抱怨道:不服从安排就扣工资或让你走人,能不同意吗?这是一份分外的压力对于单位强行摊派销售任务的做法,有此经历的受访职工纷纷表示非常反感,但囿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不得不四处吆喝。要求员工刷单、做推广等做法已是不少行业、企业的潜规则。
某电器零售商城北京区的门店主管王楠告诉记者,公司多按照去年同期销售情况和今年的总规划制定销售计划和任务,并不会考虑到某一个区域和门店的实际情况。并且,销售任务与员工的薪水和职业发展挂钩。为保工资和工作,操作不规范的情况时有发生。
在一家电商平台从事管理工作的张伟超向记者透露,拥有好看的数据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为此,一些企业出现了刷单行为。但为了经营效益,高层管理人员一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表示。
这样一来,对企业是好,可压力全都转嫁到劳动者身上。赵琪认为,每次公司要求我们卖货时,都冠以与公司共进退等说法。
赵琪说,东西卖不出去,就只能烂在自己手里。如果员工对卖货有意见,领导还会以其对公司不忠为由对其施加压力。
和赵琪有所不同,张灵本就从事销售工作,目前是一家快消公司的南京区经理。点开张灵的朋友圈,虽设置了动态仅3天可见,但仍可看到8条公司的营销信息,包括新店开业、产品广告等。她介绍,新店开业,公司要求每位员工必须转发,至于日常的广告推送,店长级别以上的管理人员必须转,普通员工自愿。名义上是自愿,但实际上却会在工作执行力考核上有所体现。
张灵说,公司有什么好事儿会优先考虑执行力强的员工。当张灵还是基层员工时,便觉得这是一份分外的压力,但为了工作只能转发。用人单位强迫员工做本职工作以外的劳动,违反了劳动合同法,劳动者有权拒绝。
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律师杨保全指出,如果劳动者拒绝,是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不应被单位当作衡量其是否忠心的标准,用人单位更无权对劳动者罚款。应健全劳动保障监察机制要求员工购买本单位产品或只能使用本单位产品、发放购物券代替工资、要求员工在朋友圈为企业转发广告等现象,在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沈建峰看来,都是较为常见的企业薅员工羊毛的情况。这违反自愿交易的市场经济基本原则,侵害了劳动者权益。
他表示。当被强行要求卖货,杨保全建议,劳动者首先可以通过个人反映或借助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等渠道,向用人单位表明诉求。其次,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实中,劳动者往往因为担心丢工作、维权过程漫长等原因,选择忍气吞声。
不过,劳动者不敢维权,又会助长用人单位的侵权行为。对于用人单位这种打员工主意的行为,杨保全认为,既侵害了劳动权益,且因员工被迫销售、营销效果欠佳,得不偿失。他建议用人单位转变思路、开阔视野,创新营销模式,正向激励员工开拓外部市场。
为避免薅员工羊毛现象的发生,沈建峰认为,用人单位需明确其在劳动关系上的权利和义务范畴,防止把劳动者的私人生活和选择与劳动关系中的义务混同,不安排劳动者承担超越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义务范畴的劳动。同时,他也指出,应明确用人单位强迫员工额外劳动的范围界限,健全劳动保障监察的机制,完善对举报人的保护规则,让劳动者敢于维权、放心维权。朱欣。
本文来源:大众彩票 -www.9qvid.com